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參與高雄東照山關帝廟2024第11屆全國扶鸞大會」心得感言

台中玄德道院副總監鸞      李承達 2024.10.25

 

易.繫辭上傳》曰:「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 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白話文意為《易經》內涵聖人之道的四個面向:用於言語的就崇尚其卦爻辭,用於行動者則崇尚它的數理變化,用於制定器物者就崇尚其象徵,用於卜筮的就崇尚它的吉凶占斷。這提示倘若有所作為行動前,仍存在疑慮,則需透過言說或問卦以尋求釋疑。在者,天地陰陽之間神靈通達,只要心念動起,就能夠快速地感應神而通之,換言之,「扶鸞」儀典的真義妙用正在此。《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本願經》:「欲救末劫苦,爰命梓潼君。筆中顯三昧,秩秩先正心。」,即藉由仙佛聖賢駕鳳乘鸞顯靈降附於飛動之「鸞筆」,書寫出神諭訊息,傳遞代天宣化解民之困,主要目的在正人心、行教化,弘道濟世,又如南朝道教名家陶弘景著《真誥》,南宋道教鸞生劉安勝、羅懿子合著《文昌大洞仙經,與垂教後世流傳遠播的《關聖帝君寶誥》、《呂祖寶誥》等,均是透過仙真口傳心授與仙神降附扶鸞而得的神諭誥文經典。

 

孔夫子是世界上偉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至今仍然對全球教育界有著深遠的影響。今年(2024)國曆928日教師節是「至聖先師─孔夫子」二五七三年聖壽日,又欣逢高雄東照山關帝廟為「扶鸞文化精神不墜」與「扶鸞行教濟眾」之傳嗣要詣,於2017年首次辦理「全國第4屆扶鸞觀摩大會」後,再次承辦2024全國第11屆扶鸞觀摩大會暨祭孔大典」,並獲國家文化部列入文化活動資產典藏,此殊勝之義難以言語,尤在活動辦理前,東照山關帝廟吳堂主  榮貴大賢,特別率領總幹事與辦理此儀典活動之重要幹部在2024711日,由高雄驅車台中,親臨歸宗玄德道院恭送請柬與參拜歸宗主席恩師  南天文衡聖帝及道院仙佛,祈冀歸宗主席恩師與仙佛能聖蒞扶鸞盛會暨祭孔大典,賜聖藻傳典贍,賡衍華夏文化與興德永續傳承。在郭堂主713日請示道濟師父後,得師父聖示:「東照山的信仰與歸宗的儒家思想及道釋根源宗旨頗為契合,所以可以應邀參與扶鸞」。


得師父開示,由總監鸞張志鵬師兄全權負責規劃此次參與「2024全國第11屆扶鸞觀摩大會暨祭孔大典」行程與人員安排,終決議以國曆113928日與29日之21夜來進行此文化活動。歸宗仙佛慈悲,得讓鸞下生很榮幸的能被安排參與此活動,也非常感謝郭堂主與總監鸞張師兄為此次參與盛會之前置作業勞心勞力。928日上午,備妥相關扶鸞法器物於大巴士後,明師、四相主事、部長及眾師兄師姐等約45人,於上午8時共乘大巴士前往高雄。路途中,首先來到嘉義品皇咖啡觀光工廠休息,品飲各式口味咖啡,約半小時後,再前往台南享用午宴美食,宴畢後前往台南「台江國家公園」搭乘木筏艇遊覽四草綠色隧道自然生態景觀。這條河道因兩側佈滿樹齡逾50年的原生紅樹林,自然形成一灣如隧道般的景象,號稱「迷你版的台灣亞馬遜森林」,同時也是台灣目前唯一的水上綠色河道。賞完這美麗的河道後,所乘坐的大巴士即奔馳高雄將下榻的旅館與晚餐。難得這趟來到南台灣最大的城市(高雄市),大夥一起買逛高雄名氣夜市當然是必要的行程安排。 


次日於旅館早餐飲畢後,即前往東照山關帝廟。玄德道院被安排於廟方八卦亭-信壇的第三場扶鸞儀典,在此,非常感謝總監鸞張志鵬師兄伉儷與玄覺宮副總監鸞張瑋庭師兄於活動前一週已自先駕車到東照山關帝廟進行場勘,當前一場友宮扶鸞儀典結束後,大夥在張師兄的從容指揮下,將扶鸞儀典之法器物擺設定位後,即恭請宗師-明師就臨「信壇」,在司儀的儀軌口令引導下,啟動玄德道院莊嚴隆重扶鸞盛會,首先是歸宗各分院主席恩師邀請分院在地歷史優久的古蹟廟宇之仙佛共同降臨壇前賜偈文,最後再由歸宗無極樞機院主席恩師  南天文衡聖帝賜聖示聖藻總結。此次歸宗仙佛降鸞文之冠頂文:耿恭詠東照山關帝廟,闡儒宗神教代天宣化,侔神人合一濟世渡人,弘揚三綱五常崇四維,振倫理道德淨化人心下訓文: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明德親民定靜安慮得,扶鸞傳真導窾批郤常。治身修道牖世覺黎民,知止至善華夏典贍傳。(鸞文全幅請詳歸宗官網/經典鸞文/113年或歸宗網誌)。整個扶鸞儀典費時約2小時莊嚴慎重完成,此時,宗師-明師所著之禮衣明顯可見前後上半身已溼透,儼然可見此扶鸞過程的體力耗去不可謂不大與辛苦,這情形實令人不捨與感恩歸宗主席恩師、仙佛與友宮廟宇仙神等之天恩師德與共賜鸞文之浩瀚意涵。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門對聯云:「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渡無緣之人」。仙佛有渡人之量、救人之心,唯眾生不信則難渡彼岸難救贖出六道輪迴。天地之間善惡察察,賞善分別,又何有能逃呢? 爰此,扶鸞顯聖靈,傳教化,彰聖道,救渡世,皆是以」與「」為碁石來匡濟眾生於此時之末法之際,遭受五濁惡世的苦難。倘扶鸞乃巫之遺風,何以千年不衰墜呢?唯污名衍於少數扶鸞執事者運鬼神謀功利已私,而多數求問者好倚乩圖富避辛勞。我歸宗玄德道院主席恩師  南天文衡聖帝與眾仙佛慈悲護佑眾生,降醒世鸞文以導窾批郤,救危傾之三綱五常,匡正人心崇振四維八德為宗詣,廣開方便法門拔濟棼難傳天音,裨益九六元灵能圓滿修真回歸元灵園。爰此,我輩鸞下生能有幸入此聖門,當一門深入,護歸宗傳道統,揚孔孟授典贍衷心要旨,榫楯「福慧雙修、聖凡雙享」之雙迴聖境。